2020-10-20 13:45:32
這是除“青城四絕”外另一口碑極好的美食,其肉外觀呈黑黃色,層次顯著、肉皮金黃,具備光澤,瘦肉外觀呈黑紅色,切開呈玫瑰色。香味濃烈,入口清香,回味悠長,別具風味。
“走人戶,走不夠,扌老根甘蔗奪臘肉。”這是川西壩子的一句行動禪。每年正、二月間,就是川人大啖臘肉過飽癮的時分。
我喜愛吃臘肉,也和大少數川人一樣,特地鐘情于青城山老臘肉。這里山青水秀,人杰地靈,豬肉天然就帶了幾分仙味。再加上從小就用豆漿稀飯、鮮豬草煮火巴加糠來喂,稍大點就在山坡上野放幾月,然后再關進圈,用玉米始終喂到冬至宰死。之后,用山泉洗凈,抹上精鹽花椒,在陶缸里腌透滴干,最后掛在柴灶上使用做飯的煙火緩緩熏,熏的工夫越久,這肉就越香而耐人尋味。
因為我的這一嗜好,至今還定期跑到青城山為數不多的一農家去解饞飽口福。農家女客人李二嬸,每次見我到來,就拿出一把大菜刀,割一大塊掛在灶門前的臘肉,用淘米水泡,再用山泉蕩滌,最后放入大柴鍋。一般二十多分鐘,香氣就飄進去了。李二嬸見我口水都掛在了嘴邊,一出鍋就夾起一塊黃金絳色的老臘肉,扯下一根肋巴骨,遞給我。我顧不上燙手燙嘴,大啃起來。老臘肉的美味,誘使我的舌頭常常反應伶俐———舌頭被牙齒咬了,咬出一個大血泡。
平常從不吃肥肉的我,面對一盤香噴噴的老臘肉,就愛專挑肥肉。懂行的人都知道,這老臘肉,肥肉為上,皮子次之,瘦肉第三,骨頭第四。難怪,一盤老臘肉上桌,總叫人舍不得??曜?,哪怕是為了保持身體而與肥肉絕緣的美女們,也會忍不往夾上兩片間接放入口中。
正是由于青城山老臘肉是市場上的熱門貨,現在就有許多歪貨混入了食客們的嘴里。這些歪貨首先肉質就要不得,不是注水豬就是催進去的豬,絕對是酸的餿的臭的,再加上各種污染,豬肉的味道齊全變了。其次是熏制過程,它們是用蜂窩煤、人造氣造進去的,這哪里有柴灶熏進去的香味。所以還是要到青城山去,能力吃上穩妥的老臘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