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10-16 17:29:49
岳池米粉為天文標志證實商標。
岳池米粉距今有三百多年的歷史,自清康熙年間始,岳池人自制米粉主早食亦待客,民國十三年,縣人唐忠延在縣城開羊肉粉館,日銷八百余碗,民國十九年縣人范原祿在縣城開肥腸粉館,以豬大腸加大批鮮豬肉肚肝心舌骨頭號,與去殼白豌豆燉爛成湯燙粉,生意甚隆。
1935年著名愛國人士,于右任隨父駐岳對岳池米粉題詞高譽。1950年,任川北行署主任的胡耀邦品米粉后拍案叫絕,改革開放以來歷屆四川省委省政府次要指導來岳池皆愛食岳池米粉,特地是周永康張中偉非常關切岳池米粉事業的發展。
岳池米粉消費加工歷史悠久,米粉小吃分肉粉和素粉兩大類。其味鮮美,質地細軟,不易斷碎,入口微嚼而爛,易于消化,備受青眼。此類小吃,最先創辦于清光緒初年的東外街肥腸粉館,用八角、茴香、三奈、生姜等香料與豬腸加水燉火巴作佐料,用炆火燉爛豌豆成湯,加上椒油(花椒、辣椒粉煎菜油而成)、蔥、姜、蒜、醬、醋等調料,這些佐料、調料參加盛有米粉的湯碗內制成的米粉食品鮮美異樣。陸續創辦的粉館有南外街羊肉粉館、上南街牛肉粉館、大東街鱔魚粉館及大街小巷的種種粉店,因佐料及烹調技術有異而各具特征,羊肉粉最受顧客好評。不少人把米粉作為早餐的最佳抉擇。尤其是酷暑和初春,略帶麻辣味的米粉讓人食后頓感周身燥熱,精力煥發。
岳池米粉有干米粉絲和水米粉絲。將干米粉絲放入盆加熱水浸泡變 軟,再加涼水,用“U”型竹編濾沸水中湯熟,濾干水后盛于碗,加骨頭湯、肉餡、紅油 、鹽、蔥、蒜、味精等調料即可待客佐餐,食之細綿爽口,耐人尋味。岳池水米粉比干米 粉愈加細嫩爽口,易于消化,老少咸宜。
烹調方法:先熬制大鍋豬骨頭湯,湯色鮮濃銀白 。用涼水將鮮水米粉絲浸散,放如濾 在沸水中燙熟,濾干水分將米粉盛于碗中,加如紅 油、鹽、姜、蔥蒜、味精、花椒粉、胡椒粉(雞肉粉用)、骨頭湯和肉餡(有鮮鱔魚餡、 牛肉餡、羊肉餡、肥腸餡、燉豌豆餡、豬肉雜醬餡)即食。清湯粉和雞肉粉不用紅油(即 辣椒煎的菜油)。每日凌晨去“米粉一條街”吃水米粉的人紛至沓來。